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歷史科(人與時間) |
一、社會領域的主題軸 |
|
社會領域的主題軸共有九個,分別是:人與空間、人與時間、演化與不變、意義與價值、自我人際與群己、權力規則與人權、生產分配與消費、科學技術與社會、全球關連。依據社會領域綱要小組的分析,九個主題軸分別與下列學科相對應: |
|
• |
人與空間:地理學 |
|
• |
人與時間:歷史學 |
|
• |
演化與不變:歷史學與社會學 |
|
• |
意義與價值:哲學 |
|
• |
自我、人際與群己:心理學與社會學 |
|
• |
權力、規則與人權:政治學、法律學 |
|
• |
生產、分配與消費:經濟學 |
|
• |
科學、技術與社會:自然科學 |
|
• |
全球關連:統整以上各主題軸 |
二、主題軸以認知為主 |
|
|
由於九大主題軸均與學科相對應,因此以認知為主,未呈現情意與技能的主題軸,與其他領域的主題軸有很大的不同。如藝術與人文領域三大主題軸(藝術的探索與創作、審美與思辨、文化理解)即分別代表技能、情意與認知三個目標領域;語文領域中本國語文的六大主題軸(注音符號應用能力、聆聽能力、說話能力、識字與寫字能力、閱讀能力、寫作能力)則均以技能為主。社會領域欠缺了技能和情意的主題軸,和目標所標示的認知、情意、技能三者均衡,產生了脫節的現象,勢必影響其下能力指標的發展,甚至未來的教學設計。 |
三、社會領域的能力指標 |
|
|
2-1-1 瞭解住家及學校附近環境的歷史變遷。 |
|
|
2-1-2 描述家族定居與遷徙的經過。 |
|
|
2-2-1 認識居住城鎮(縣市鄉鎮)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。 |
|
|
2-2-2認識居住城鎮(縣市鄉鎮)的古蹟或考古發掘,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。 |
|
|
2-3-1 認識今昔台灣的重要人物與事件。 |
|
|
2-3-2 探討台灣文化的內涵與淵源。 |
|
|
2-3-3 瞭解今昔中國、亞洲和世界的主要文化特色。 |
|
|
2-4-1 認識台灣歷史(如思想、文化、社會制度、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)。 |
|
|
2-4-2 認識中國歷史(如思想、文化、社會制度、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)。 |
|
|
2-4-3 認識世界歷史(如思想、文化、社會制度、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等)。 |
|
|
2-4-4 瞭解今昔台灣、中國、亞洲與世界的互動關係。 |
|
|
2-4-5 比較人們因時代、處境、角色的不同,所作歷史解釋的多元性。 |
|
|
2-4-6 瞭解並描述歷史演變的多重因果關係。 |